在普通人眼中,医学影像是一张张黑白的器官轮廓;而在专业影像医师的眼中,这更像是一幅幅图画,通过黑白语言,倾诉着身体中的病症。
面对一张张黑白胶片、一帧帧无声图像,金沙9001w以诚为本入口第二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邵广瑞需要像侦探一样,拨开层层迷雾,发现暗藏真相。
敢叫患者不开刀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作为省内医学影像领域的大咖,邵广瑞在大学时期的理想是临床外科学,毕业后却从事了医学影像工作。当时,邵广瑞心里也犯嘀咕:在这儿,我能干出什么来呢?
记得第一次拿起黑白胶片,他还是忍不住紧张。“本事大小,全凭一双眼。练出来了,病人得福;练不出来,病人就跟着遭殃。”邵广瑞说。既然接受这份工作,就要干出个样子来。为了提高业务水平,邵广瑞没少下功夫。由于经常与肿瘤患者打交道,术后的病理结果成为影像诊断的“金标准”。“手术怎么做的?效果如何?病理结果是否与术前的影像诊断相吻合?如果不吻合,问题出在哪里?”带着问题苦练技术,邵广瑞会经常去病理科验证结果,或者亲自进行CT导向下穿刺活检。正是由于这样锲而不舍地追踪,邵广瑞积累了大量经验。通过不断在临床和影像之间反复对比、验证,邵广瑞逐渐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通过病灶细微的影像特征来判断病变的性质,于纤毫处察疾患。这套关于早期肿瘤筛查的“微血管征”前沿理论,邵广瑞正不遗余力地在国内推广。
“之前查体发现肺部有结节,大夫怀疑是肿瘤,我还这么年轻,这可怎么办?”在医学影像中心大厅,30岁的小李(化名)拿着厚厚一摞检查报告,找邵广瑞看看还有没有转机。邵广瑞拿过CT胶片,抽丝剥茧般寻找“真相”。邵广瑞发现,肺部虽然有一个结节,但其密度均匀,边缘相对模糊,并且没有血流供应。“这应该是炎症,建议1个月后复查。”结合小李的工作环境、家族病史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经过慎重考虑,邵广瑞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小李半信半疑,又带着检查报告去其他大医院检查,专家诊断是肿瘤。专家的诊断让小李万念俱灰,感觉天都要塌了。“邵主任,别的专家说是肿瘤,我想在咱们医院做手术。”万般无奈下,小李拨通了邵广瑞的电话,电话那头,小李几乎哭了出来。“先别着急手术,手术可不是小事。如果实在不放心,就来做个活检吧。”邵广瑞坚持最初的判断,并给出自己的建议。最终,穿刺病理结果显示为炎症,这让小李一家人喜极而泣。
像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要发生。有时候,一些病灶只是可疑征象,比如一个小白点,只出现在某张图片上,这就需要邵广瑞仔细翻看不同维度、不同时间的片子,寻找细微变化,结合病史,判断哪些是先前治疗痕迹,哪些是新病变。“要敢叫患者不开刀,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邵广瑞说。
年轻大夫可以什么都不在乎但一定要在乎自己的名声
每周一、周四的早上,是山大二院医学影像中心的例会时间,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分享学习成果,探讨疑难病例。从2010年起,科室每年都派出年轻骨干医师到美国南加州大学进行访问交流。此外,像国内的各种学术会议,他积极推荐年轻医师们踊跃参与。不管病例讨论,还是出国深造,邵广瑞所做的一切,就是让年轻医师们练就“发现问题、捕捉病灶、诊断病变、评估病情”的本领。
“医学检查报告必须定位准确、逻辑缜密,要完全符合书写规范,不许出一点纰漏。任何一点错误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邵广瑞常说,年轻大夫可以什么都不在乎,但一定要在乎自己的名声。
“有时候,你的一份报告,会影响一个家庭的命运。这就要求我们对待工作要慎之又慎,容不得半点马虎。”纪宇是邵广瑞带出来的研究生,对于老师的话,他深有感触。纪宇遇到一位淋巴瘤复查的患者。该患者因淋巴瘤正在接受化疗,希望通过PET-CT检查,评估前期的化疗效果。图像显示,患者的脾脏上有一个低密度阴影,这让纪宇有些紧张。“是淋巴瘤侵润还是梗死灶?”纪宇一时拿不准主意。如果是新的病灶,那就意味着对前期治疗的全盘否定。面对这一复杂问题,邵广瑞带领纪宇认真分析阴影形态、血运特征,最终,这块阴影被确诊为梗死灶。“其实,医学影像中心大夫要精通内、外、妇、儿等多方面知识,需要掌握的医学知识更要全面。”纪宇感叹道。
在邵广瑞的带领下,山大二院医学影像中心打造出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医学人才梯队,尤其在心胸领域疾病的影像诊断。
我们和临床大夫一样要担负起救治病人的使命
在山大二院医学影像中心,每天都有大量的患者接受核磁、CT以及超声检查,他们要在这里等待一个权威的解答。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就诊人数众多,但是秩序井然。在两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
近年来,看病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影像科便“首当其冲”。动辄两三天的预约时间,让患者苦不堪言。面对患者的诉求,医院领导“痛下决心”,坚决把患者就医过程中的“肠梗阻”问题彻底解决好。
邵广瑞挺犯难,医院每天数以万计的门诊,不论超声、CT还是核磁共振,与大多数门诊检查患者都息息相关。尤其来院就诊的有一大部分是外地患者,如果预约时间太长,患者一家都得在济南耗着,无形中增加了看病的成本。邵广瑞很无奈,科室已经满负荷运转,让全体人员不吃不喝地工作也不现实。“我还担心,检查的速度上来了,质量下去了。”邵广瑞有自己的苦衷,“还是再想想办法吧。”
在山大二院影像中心,早上8点开始检查,中午不休息,晚上9点结束,一周7天都是工作日,党员带头冲上前。“错时工作制”的实行,极大缓解了患者预约检查的时间。“如今,门诊、住院患者的影像检查,只要符合操作要求,百分百可以当天完成。”邵广瑞说。
许多人眼中,医学影像中心的医生只是与冰冷的机器、无声的黑白胶片打交道,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幕后英雄”。当患者来影像中心道谢时,作为业界权威的邵广瑞也会“不知所措”,因为影像中心的大夫很少会被感谢。30多年来,邵广瑞把全部的热情都投入到工作中,在这个由黑、白组成的“世界”里尽情驰骋。“许多人说,拿起手术刀的才是白衣天使。其实,我们和临床专科大夫一样,披上白衣就要担负起治病救人的使命。”邵广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