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人物
齐鲁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齐鲁人物 > 正文

风雨甲子山医缘 业精志诚师者心
2017-08-31 08:55 刘欢 张希 张钰坪    (点击: )

林毓琴,女,1932 年3 月出生。籍贯:福建省福清市。金沙9001w以诚为本入口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51年考入原齐鲁大学医学院。1956年毕业后留校在生物化学教研室担任教学工作。曾作为课题负责人与参加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参编教科书、参考书。曾获国家教委、省教委、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曾任山东省第六、七届人大代表、两届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省生物化学学会理事、山医大学报常务编委。1993年由国家教育委员会与人事部联合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7月退休。
  金沙9001w以诚为本入口医学院百年院庆的校友寻访活动使我们有幸结识了51级校友、全国优秀教师林毓琴教授。8月23日下午,林教授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家中,与我们进行了三个小时的畅谈。这位79岁的老人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谈吐文雅、和蔼亲切。她娓娓道来自己深深结缘于山医的人生历程,为我们开启了一段尘封的历史。

乱世求学

  1932年,林毓琴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县的贫苦农村。幼年时父母即下南洋谋生,长年在外,把幼小的她留给曾祖父母照看。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林毓琴的年少时光充斥着战火与动乱。林教授的成长经历在我们看来极富传奇色彩:在那样的年代,一位农村姑娘如何能完成小学至高中十二年的学业、并考入赫赫有名的齐鲁大学医学院呢?
  林老说,虽然自己在一个大家庭中长大,但从小父母不在身边,因此并没有人督促她学习。是年少时的种种磨难培养了她独立、自强的精神。
  林老讲起了她小学三年级时遇到的一次“挫折”。当时抗日战争局势紧张,人们不得不跑到山沟里躲避日军轰炸。在恶劣的环境中林毓琴患上了疟疾,病情发作时先冷得发抖,继而高烧头痛,然后大汗淋漓,这样的情况有时一天反复几次出现。由于缺医少药,她的病情不断加重,全身出现黄疸,一连几个月无法上学。当她病愈返校时距离期末考试只有两周的时间了,那学期她的成绩之糟糕可想而知。考试结束后,高年级的学生帮老师记录成绩。内心忐忑的林毓琴躲在教师办公室墙外,听着一名学生高声念出成绩。当她终于听到自己的名字,不禁屏住了呼吸,“数学,83分。”此时突然传出老师严厉的声音:“不可能,你再看一遍!她能考到83?”这句话刺一般扎进了墙外那个十岁女孩的心里。林毓琴从小喜爱数学,数学成绩一向出色,而老师的不信任深深刺激了她。“你瞧不起我,我就要学给你看!”正是这个简单又有几分执拗的念头激励着她在学习上奋力拼搏。晚上家里舍不得花钱买油点灯,于是每天天刚亮林毓琴就自己起床念书。需要记忆的内容能够倒背如流她才满意,数学考试更是每次都得一百分。凭借不懈的努力,林毓琴的成绩不断提高,小学毕业考试取得了乡里第一名的成绩,这对于当时的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是莫大的荣耀。
  然而,林毓琴后来的求学路并不顺畅。连年的战乱使身处国外的父母杳无音信,家中的生活愈加拮据,而要读中学必须去远在福州的教会女中。刚开始家人坚决反对林毓琴继续上学,她的曾祖父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一心想让自己的曾孙女早早出嫁。林毓琴执着于求学的信念,甚至萌生了逃去沙县读免费师范的想法。后来她的小学校长亲自来到林家做工作支持她读书,又由于第一名的学生可以免费上学,林毓琴这才没有辍学。“初中时最艰苦。”林老回忆道,在学校吃的饭需要自己从家里带来,林毓琴一个月的粮食是一小袋米和地瓜干,三年中没有吃过蔬菜,只有耐存放的干花生、豆瓣酱、虾米皮用来下饭。在艰苦的环境中,林毓琴始终用一位小学老师的教诲鞭策自己:“女孩子不能让别人当作一朵花对待,花总会凋谢。你们要自立,能自己养活自己。”老师的话使她直面困难、永不言弃,初中毕业后她又坚持完成了高中学业。
  来到人生的岔路口,林毓琴没有停下求知的脚步。她渴望上大学,目标就是素有“北燕南齐”之称的齐鲁大学。在她上高中期间,齐鲁大学医学院曾一度因解放战争从济南迁至福州,使她近距离感受到了这所名校的魅力。从老师口中她了解到,齐大医学院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不仅在中国享有盛名,其教学成果在世界上也得到广泛认可。1951年,林毓琴顺利通过了新中国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统考,收到了齐大医学院的录取通知。当她告别故乡、踏上火车时不曾想到,自己的人生从此将深深扎根于那一片遥远北方的医学沃土。

母校存忆

  谈及五年的大学生活,林老首先提到的是母校的校园。她给我们从书架上取出一本印满齐鲁大学老照片的纪念图书,又打开电脑让我们观看了一组记录老校园今昔变迁的幻灯片。这座校园中典雅的建筑、繁茂的花木、婉转的鸟鸣,都融汇成山医学子记忆深处一道美丽的风景,永远令人心驰神往。
  在林老的记忆中,秀美、肃穆的康穆堂是学校的图书馆,即使在周末她也会早早起床到这里来汲取知识的养分;具有欧式风格的景蓝斋是女生宿舍,她听惯了楼内催人守时的铃声;在中心花园的浓荫下,同学们跳起集体舞,放声歌唱,还有学生拉提琴、吹口琴伴奏;校园北面是当年的运动场,每天早晨六点半学生们都准时在这里集合上早操;那一座其貌不扬的小礼堂令她格外钟情,因为它既是大教室、会堂和舞厅,也是她那届学生举行毕业典礼的地方。听着林老饱含深情的讲述,我们想,母校校园的真正动人之处在于,它承载了太多美好的青春记忆。
  但校园中并不总洋溢着欢声笑语。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新中国正百废待兴,大学里的学习、生活条件其实也相当艰苦。由于国内缺乏统编的医学生教材,学生上课没有课本,只能刻印老师的讲稿。有半年多的时间,学校食堂只提供最简朴的伙食:早晚仅有黏粥、玉米面发糕,中午另卖粗制的米饭。初到北方的林毓琴本就吃不惯这里的饭菜,带着酸味儿的发糕更让她难以下咽,只能在午餐时多吃些米饭充饥。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齐大医学院与山东医学院合并,成立了新的山东医学院。这使医学院的学生人数成倍增加,林毓琴所在的年级由九十几人一下增至二百余人。原有的宿舍、教室等设施容纳不了这么多学生,政府拨款又紧缺,因此学校只能搭建草棚作为饭厅和大教室。至今林老对在草棚内上课的情景记忆犹新:夏秋季节,每逢下雨棚内就下起“小雨”;冬天到来时,同学们上课时冻得腿脚发麻,棚内的跺脚声之响盖过了老师的讲课声。
  与落后的物质条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当时山医汇聚了一批刚从海外归来的著名专家、学者,如生理学的沈霁春教授、药理学的周廷冲教授等。他们是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各领域的开拓者,是山医各教研室的创始人,更是令学生们敬爱的好老师。其中,尤家骏教授给林毓琴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为当时全国最有名的皮肤病专家,尤教授不但课讲得出色,而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针对医学院学生普遍轻视文科学习的现象,尤教授一再教导学生:“医学生必须重视写作、注意文笔,这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当时林毓琴并不能完全领会他的话,直到工作后,在写论文和为自己的学生修改论文的过程中,她亲身体会到文学素养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这才感悟到了当年尤教授谆谆教诲的良苦用心。

上一条:医之道 师之道
下一条:橘井杏坛,英声茂实
关闭窗口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