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基础医学院于书彦教授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中科院一区,5年IF:16.90)发表题为Stress-induced reduction of Na+/ H+exchanger isoform 1 promotes maladaptation of neuroplasticity and exacerbates depressive behaviors的研究成果,揭示抑郁症发病的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损伤新机制。基础医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晔为第一作者,于书彦教授为通讯作者。金沙9001w以诚为本入口为第一作者单位和唯一通讯作者单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高压事件的频发,全球抑郁症患者已超过2.64亿;其中我国抑郁症患者的终生患病率已高达6.9%,但传统的理论尚不能完全解释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慢性、持续的压力应激往往导致脑部出现适应性异常,神经元活动发生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失调,从而影响正常的神经放电、神经内分泌等活动,最终促进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的发生。胞内酸碱平衡是细胞维持功能活动稳态的重要特征之一,但目前为止,神经元细胞内酸碱稳态失衡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Na+/H+交换体(Na+/H+ Exchanger, NHE),属于高度进化保守的转运蛋白家族,可将细胞内H+与胞外Na+按照1∶1的比例进行电中性交换,调控细胞内pH的动态平衡。NHE1是中枢神经系统中表达最丰富的亚型,尤其在皮质、海马和小脑中的表达水平较高,是哺乳动物神经元细胞内pH值稳态的主要决定因素,但其在突触可塑性调节中的作用及其异常表达是否参与抑郁症发病尚不清楚。
该研究表明压力应激可能通过E3泛素连接酶CUL4A泛素化降解NHE1蛋白,导致神经元胞内H+排出减少、pH值降低,神经元内酸碱稳态失衡;而胞内酸性环境继而导致突触结构和传递功能的可塑性损伤,最终促进抑郁症状的发生。该研究提示神经元细胞内酸碱稳态特征的改变,可能是连接外部压力应激与内在抑郁情绪的一个关键桥梁,为解析抑郁症发病机制和寻找抑郁症干预靶点提供了新思路。
于书彦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及实验性治疗新策略,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Molecular Therapy、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等脑科学领域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大力支持。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d7063